中国“土十条”如何遏制土壤污染?

2015-3-19 13:06 来源: 中国改革报 |作者: 斯兰 薛秀泓

“舌尖上的安全”受威胁

许多代表、委员一再强调,土地污染关乎所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已经到了极其严峻的地步。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姚一萍介绍,土壤污染是构成农产品不安全的重要源头。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达1.5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0,区域性污染明显。其次我国农药的施用总量达到130多万吨,单位面积用量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多。固体废弃物以塑料为主污染大,我国作物种植、营养格的使用大约在2000万吨以上,由于回收率低,也成为农田新的污染源。

孙中华称,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我国一直坚持走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耕地长期高负荷利用,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了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堪忧,部分耕地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基础地力下降。例如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一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厘米~60厘米。从土壤学的专业讲,形成一米厚的土层需要三亿年,而我国现在退化的速度是一年一厘米。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粮食要丰收的追求中,连年过量地使用化肥,以及来自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水。像黑龙江、河南这样的粮食生产大省常年面临粮食产能多重挑战,土壤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反作用,在将来是显而易见的。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张波介绍说,目前养殖业中饲料含有多种添加剂,有重金属元素,绝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再进入到土壤中。饲料添加剂残留的畜禽粪便影响土地质量,最终影响食品安全。“实验显示,长期使用规模以上养殖场猪粪的土壤上长的蔬菜中,铜、锌、砷等的含量都超过没有施猪粪土地上的,而且超标的幅度还是挺大的。”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