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畜牧业甲烷减排

2023-11-30 10:25 来源: 环境管理项目组 能源基金会

畜牧业的甲烷排放来源包括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这两类排放是我国农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甲烷的排放量约为2049.3万吨(1869.6-2228.9万吨),其中来自畜牧业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的排放分别占52.2%、10.2%。 

2022年我国肉羊存栏量超过3亿头,牛存栏量达1亿头,居世界前三。国内对于牛羊肉的需求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牛羊生产基地,草原畜牧业是当地优势和支柱产业,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畜牧业发展存在矛盾,在“双碳”目标下亟需降低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能源基金会支持项目以内蒙古为例,研究畜牧业甲烷的排放规律、不同饲养方式下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特征、养殖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措施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在研究中发现,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没有详细的排放清单,排放现状不明确;二是牛羊品种繁多,饲养方式多样,存在区域差异,排放因子的确定需要本地化;三是牧场缺乏具有可操作性和激励性的政策与技术措施。因此,在《方案》下一步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畜牧业减排的这些挑战,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和可行技术清单,总结最佳实践,充分考虑区域具体情况实施和推广。

 1  我国畜牧业大省和行政区域制定详细的、针对不同类别排放源的畜牧业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此为基础准确估算畜牧业温室气体的产生量,才能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2  不同种类的家畜排放因子不同,需研究不同种类家畜的温室气体产生机制,找出各畜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因子。理论核算不能准确反映畜牧业温室气体产生情况。

 3  我国家畜品种繁多,饲养方式多样,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甲烷减排措施和路径应当因地制宜。从研究中发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下的碳排放水平要远远低于牧民散养下的碳排放水平,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是减少畜牧业碳排放量的最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考虑权衡效应,例如圈养可能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而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

 4  通过改变饲料的组分可以改变营养成分的代谢途径,减少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反刍动物饲料中约有7-10%的能量被代谢成甲烷。倡导精准饲养,在日粮中适当添加甲烷抑制剂,提高饲喂技术,使畜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不产生营养物质的浪费,符合牧民的利益同时减少了甲烷排放。


《方案》中特别提出了污染物与甲烷的协同控制一体推进的治理体系。畜禽粪便不经处理长期储存会加大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会产生大量养殖恶臭气体,包括氨气、硫化物等污染物,与甲烷排放源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耦合性。而对畜禽粪污进行综合利用,如生产能源化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一方面可以降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

畜禽粪污造成的温室气体以及“同根同源”的污染物排放会受到养殖场规模、环境状况、清粪方式、堆体规模、堆肥模式及粪污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建议推动养殖场采取进一步的畜禽粪污协同管控措施及激励政策,例如: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