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碳排放现状及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17-7-31 13:39 来源: 新疆发改委经济研究院 |作者: 韩茜

摘要: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新疆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分析新疆低碳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并对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碳排放  低碳经济  新疆
 
当前,全球资源紧张、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低碳经济、零碳经济作为兼顾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的资源禀赋、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我区高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较大,并且各种碳基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产品单耗和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较强。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新疆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疆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新疆碳排放的测算
1.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方法为,利用燃烧燃料的数量、燃料中平均含碳量和燃料的排放因子进行相对精确的计算。
以新疆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量测算,其涉及的终端能源消费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其他能源。水电和其他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通常视为零碳能源,不计算碳排放量。其他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数据缺失,暂忽略不计。新疆碳排放量测算公式为:
上式中,Ci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量,Ei为第i类能源消费量,Ƞi为第i类能源碳排放因子,i=1,2,3分别表示煤、石油、天然气。
本文采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公布的碳排放因子进行碳排放量的测算,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0.7476、0.5825、0.4435。
2.新疆碳排放的变动趋势分析
(1)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测算结果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1985-2013年新疆能源消费总量从1410.8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13631.79万吨标准煤,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8.44%;碳排放量从949.94万吨增长到8980.19万吨,增长了9.5倍,年均增长8.35%;另外,图1显示新疆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两者的变动趋势几乎一致。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3年新疆地区总值为5065.38亿元(1985年不变价),是1985年的44倍,年均增长率达10.15%。
表1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和地区生产总值
年份 碳排放量(万吨)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985 949.94 1410.84 112
1986 969.89 1445.59 125.11
1987 976.09 1460.58 137.61
1988 1101.25 1649.07 150.82
1989 1175.20 1760.84 160.03
1990 1283.40 1924.38 178.75
1991 1381.38 2071.4 204.51
1992 1501.55 2260.76 231.30
1993 1638.30 2496.98 254.91
1994 1710.75 2605.67 285.76
1995 1799.38 2733.04 311.78
1996 2002.98 3045.16 332.04
1997 2083.34 3208.24 359.91
1998 2120.09 3279.75 386.91
1999 2075.62 3215.02 415.55
2000 2153.22 3316.03 1363.56
2001 2223.43 3496.44 1480.76
2002 2321.03 3622.40 1602.15
2003 2582.15 4064.43 1781.60
2004 3060.59 4784.83 1984.64
2005 3484.39 5506.49 2201.04
2006 3816.96 6047.27 2443.20
2007 4168.24 6575.92 2741.25
2008 4507.55 7069.39 3042.71
2009 4848.95 7525.56 3289.22
2010 5297.02 8290.20 3637.87
2011 6430.37 9926.50 4074.38
2012 7646.08 11831.62 4563.36
2013 8980.19 14281 5065.38
注:地区生产总值为1985年价。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4

图1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和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注:图中各指标指数均以1985年为100。
(2)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测算结果列于表2和图2。从图2可以看出,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从8.48吨/万元降到5.35吨/万元,下降了36.9%,年均下降1.63%。
(3)人均碳排放量
人均碳排放量结果详见表2和图2。1985-2013年新疆人均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从1985年的0.70吨/人增加到2013年的3.97吨/人,增加了5.7倍,尤其从2004年开始人均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要远大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表2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强度、人均及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和煤炭贡献度
年份 碳排放强度
(吨/万元)
人均碳排放量
(吨/人)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吨/平方公里)
煤炭对碳排放量的贡献率(%)
1985 8.48 0.70 5.71 79.94
1986 7.75 0.70 5.83 79.89
1987 7.09 0.69 5.86 78.87
1988 7.30 0.77 6.61 77.92
1989 7.34 0.81 7.06 78.19
1990 7.18 0.84 7.71 78.02
1991 6.75 0.89 8.30 76.12
1992 6.49 0.95 9.02 74.96
1993 6.43 1.02 9.84 72.81
1994 5.99 1.05 10.28 73.56
1995 5.77 1.08 10.81 75.17
1996 6.03 1.19 12.03 73.99
1997 5.79 1.21 12.51 72.88
1998 5.48 1.21 12.73 71.94
1999 4.99 1.17 12.47 72.84
2000 4.77 1.16 12.93 73.22
2001 4.53 1.19 13.35 71.01
2002 4.37 1.22 13.94 72.57
2003 4.38 1.34 15.51 70.96
2004 4.66 1.56 18.38 71.30
2005 4.78 1.73 20.93 66.28
2006 4.72 1.86 22.93 67.16
2007 4.59 1.99 25.04 68.17
2008 4.47 2.12 27.07 72.34
2009 4.45 2.25 29.12 76.46
2010 4.40 2.43 31.82 76.99
2011 4.76 2.91 38.62 78.36
2012 5.06 3.42 45.93 79.13
2013 5.35 3.97 53.94 78.59
 
注:煤炭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度=煤炭的碳排放量/总排放量。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4

图2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强度、人均及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图
(4)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图2所示,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与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年均增长率为8.35%,可以看出,碳排放密度完全取决于碳排放量。
以上分析表明,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35%,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5%,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1.63%,人均碳排放量年均增长6.69%,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35%。从总体看,新疆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呈扩张状态,碳排放强度呈收敛状态。
(二)新疆碳排放的结构分析
1.能源消费结构
从能源消费主体结构看,一是煤炭消费量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70%左右,从1985年的72%下降到2005年的56.1%,又增长到2012年68.4%。二是原油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呈波动式下降,由1985年的19.3%增长到1993年的27.2%,又下降到2012年的14.4%。三是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由1985年的5.1%增长到2012年的11.5%。四是水风光电消费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低,但逐年上升,从1985年的3.6%上升到2012年的5.7%,增长缓慢。从新疆能源消费结构和表2可以看出,煤炭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度在70%左右,表明新疆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2.产业结构
(1)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新疆各行业能源消费结果详见表3和图3。由表3和图3可以看出,工业能源消费在总的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0年的56.10%增加到2013年的75.77%。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占比逐年递减,由2000年的8.29%下降到2012年的4.73%。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占比呈下降趋势,其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能源消费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能源消费占比呈倒U型趋势,由2000年的2.83%增加到2004年的6.07%,又下降到2013年的1.83%。生活用能消费量占比大幅下降,由2000年的19.63%下降到2012年的8.56%。
表3  2000-2013年新疆各产业能源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行业 农、林、牧、渔、水利业 工  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其  他 生活消费
2000 274.97 1860.26 81.73 189.76 93.83 164.57 650.91
2001 272.23 1936.73 75.18 254.46 100.69 153.18 703.97
2002 265.27 2020.53 90.41 237.31 104.37 152.51 752.1
2003 254.48 2329.68 112.09 274.93 127.09 188.93 777.16
2004 273.69 2747.05 69.63 256.29 285.14 165.29 901.88
2005 314.25 3440.83 43.22 413.77 138.39 177.51 978.54
2006 337.18 4199.53 53.3 487.87 167.66 189.08 612.66
2007 365.82 4643.38 54.24 505.27 157.37 197.47 652.36
2008 397.77 4854.77 58.28 642.37 163.91 199.56 752.73
2009 414.76 5192.25 66.63 620.17 172.85 203.33 855.56
2010 408.45 5958.1 74.07 632.52 175.97 214.67 826.42
2011 468.7 7278.59 98.02 678.79 195.28 234.4 972.76
2012 529.32 8894.94 112.65 855.39 198.87 248.41 992.04
2013 644.85 10329.22 157.76 791.7 249.44 292.14 1166.68
 
  
2000年                             2013年
图3  2000年和2013年新疆各产业能源消费构成图
(2)工业能源消费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耗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80.48%(见表4),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98%。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19.7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占比15.7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占比14.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占比12.7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占比9.5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比分别为6.83%、10.53%、3.10%、2.02%、8.27%。对比各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和能源消费比重这两列数据,可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低而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比重却相对较高,应该优先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表4  2013年新疆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表
行业名称 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比重(%)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 能源消费强度(吨标煤/万元)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09.00 10.53% 1626.92 15.79% 5.2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0.27 6.83% 2043.75 19.79% 10.2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6.81 3.30% 860.78 8.33% 8.8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9.25 2.02% 1318.89 12.77% 22.2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1.09 3.10% 1478.94 14.32% 16.2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42.77 8.27% 983.78 9.52% 4.05
(三)新疆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
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能源消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州的能源消耗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州市,这三个地州市的能源消耗量占全疆能源消费的54.56%。
从图4可以看出,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昌吉地区、吐鲁番地区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其他地州市、特别是石河子市能源消费强度达到7以上,表明其单位经济产出的能源消费量大,对全区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源利用效益不高。控制我区能源消费量,应从这几个地州市着手。
表5  2013年新疆各地州市能源消费情况
  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重(%) 能源消费强度(吨标准煤/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工业增加值(万元)
乌鲁木齐市 37492433 20.41% 1.70 22028545 7467517
克拉玛依市 33159052 18.05% 3.89 8531091 7157178
吐鲁番地区 7894080 4.30% 3.03 2608927 1344763
塔城地区 3151050 1.71% 0.58 5429094 1461276
阿勒泰地区 816879 0.44% 0.39 2109364 733501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0598570 5.77% 1.04 10169959 5667135
阿克苏地区 17556315 9.56% 2.53 6926045 1612720
哈密地区 10768714 5.86% 3.22 3339310 1142402
昌吉回族自治州 29593061 16.11% 3.16 9373116 3651618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883459 0.48% 0.40 2221707 368196
伊犁州直属县市 9926220 5.40% 1.46 6811619 1665908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41686 0.24% 0.57 778395 162804
喀什地区 1521859 0.83% 0.25 6173033 1049001
和田地区 328693 0.18% 0.19 1716493 127847
石河子市 19603678 10.67% 7.68 2553304 1127974
 
 

图4  2013年新疆各地州能源消费占比情况
(四)新疆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和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1.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性分析
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总量存在明显线性关系(见图5),两者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7X-70.11。上式表明能源消费总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碳排放量(Y)就增加0.667个单位,两者决定系数达到啊0.996。

图5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相关图
2.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对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定量分析表明,两变量呈幂指数变动关系(见图6),方程式如下:Y=22.95X0.78,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X)每增长1%,碳排放量(Y)就增长0.78%,两者决定系数达到0.974。

图6  1985-2013年新疆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图
二、新疆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碳化倾向
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详见表6),由1985年的36.1%提高到2011年的48.8%,2014年为42.6%,虽有所下降,但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工业增加值占比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30%以上。新疆的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石化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也是高碳型产业,这为我区低碳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和约束。
表6  新疆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1985 38.2 36.1 28.7 25.7
1990 39.8 31.8 27.3 28.4
1995 29.5 34.9 26.9 35.6
2000 21.1 39.4 30.7 39.5
2005 19.6 44.7 36.9 35.7
2010 19.8 47.7 39.8 32.5
2011 17.2 48.8 40.8 34.0
2012 17.2 45.2 37.9 37.6
2013 17.0 42.3 34.6 40.7
2014 16.6 42.6 34.3 40.8
 
(二)能源结构单一
新疆化石能源储量丰富,煤炭预测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0%以上,油气资源预测储量占全国陆上油气资源量的30%和34%。近几年原煤生产量占全区能源生产总量的50%以上,消费量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持续在55%以上。石油天然气的比重总和在30%以上,清洁能源的比例不足10%。而且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石油的消费趋于下降,天然气和水风电的消费比例虽然有所上升,但总体比例仍太小。这样的能源结构充分说明我区现阶段能源利用过于单一,主要依赖煤炭资源。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难发生变化,是制约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因素。
(三)能源有效利用率较低
由于技术落后,工业增长主要是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为代价,能源有效利用效率较低。尽管随着科技进步与创新力度的加大,新疆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对全国来说,仍存在很大差距。“十二五”期间,我区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由2011年的1.73吨标煤提高到2013年的2.39吨标煤,增长37.9%。
(四)低碳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在对低碳技术的掌控和创新方面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区能源生产、利用方面的技术开发、研发、引进、吸收能力较差,尚未形成低碳经济自主技术创新体系,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研发、开发技术水平不足,使得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且进一步提高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这种技术水平较落后的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电力、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且这些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对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一)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
推进低碳能源发展,加快发展太阳能,稳步推进风能和水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从煤炭生产和消费环节狠抓清洁高效利用,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调整能源生产消费结构。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从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对于国民经济支柱性质的大型重工企业,通过更新工业设备、改进技术及工艺路线等间接减少资源的损耗。对于小型的,特别是设备陈旧、能源使用效率过低的工业企业,要加强监管、限期整改,甚至强行停产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侧重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减少中间制造环节的能耗、物耗、污染。
(三)利用财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通过制定和实行低碳财政税收融资优惠政策,并依据己经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符合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政府预算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促使节能技术的普及应用。设立财政专项,对低碳技术的开发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要利用财政补贴吸引用户购买节能产品,促进节能产品威廉希尔体育的发展。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大力发展科技人才,从科研、技术、产业、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参与环保方面的合作。
(五)培育低碳消费文化
充分运用网站、宣传栏、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各种平台,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和舆论监督工作,并以灾难性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威胁为案例,培养民众低碳节能意识、公共意识、消费意识、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把低碳文化作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提倡低碳、适度消费,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污染和依赖,鼓励、支持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和节约用水等行为。在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和农村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低碳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公众的低碳知识普及和教育,并将低碳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