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政策的普遍缺陷: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置于何地?“燕子砖”是否可成为绿色建筑的标签?

2024-4-11 16:41 来源: 中国绿发会

为了推动绿色发展,我国多地出台了有关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建筑行业向环保、节能、可持续方向转型,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资源压力。各地政策涵盖了建筑节能标准的提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政府奖励和财政支持等方面,鼓励开发和采用具有高能效、低碳排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性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诚然,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未来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但是,我们回到一个最初始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绿色”呢?如果一个建筑物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友好,装配了“燕子砖”来供燕子栖息、筑巢,那么这个建筑能被称为“绿色建筑”吗?

很遗憾,按照目前的中国任何地方的“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标准,都不算。

事实上,目前各地的“绿色建筑”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就是说,割裂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增效。建筑业作为一个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影响深远的行业,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割裂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可能导致无法全面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环境保护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在中国南方许多民间建筑中,老百姓的砖瓦房的顶部常常带有镂空结构,成为了事实上的类似于“燕子砖”之类的人工栖息地。笔者在调研中观察到常有鸟类出入这些房屋上的空穴。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

我国领导人曾经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强调过: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然而,目前许多关于绿色发展的政策,仍然是完全没有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考虑在内的。

事实上,绿色建筑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性”,是大有可为的。比如英国在大力推广的燕子砖,就是在建筑物上增加一个可以供小燕子作为栖息地的特殊的砖块,就能大力的改善该国燕子的濒危状态。又比如,立体绿化、减少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带来的“鸟撞”事件,都是“绿色建筑”大有可为的空间。

燕砖,来源:Manthorpe Building Products' factory

一只雨燕从筑巢砖中探出头来 来源:Ben Andrew/RSPB

就拿《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来说。该已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4日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里面并没有涉及到有关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内容。近日,因为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个《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笔者发现如若要这一政策辅助实施,老百姓很快能享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财政激励,然而非常遗憾,《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从第一条“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和碳排放,提升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这一条就很可惜——是有缺陷的,因为完全没有考虑到“生物多样性友好”。

换句话说,上面提到的“绿色建筑”法规,没有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而是更侧重于节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特征。这可能反映了在绿色建筑概念的定义和实践中,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方面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的一个非常令人尴尬的现状。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据笔者观察,这是我国立法层面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误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割裂开来理解。这一误区,也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绿色建筑定义的局限性。

传统上,绿色建筑主要关注的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这种定义的局限性导致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更多地集中在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减少方面,而对于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不够重视。

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包括不同物种的存在和互动,以及各种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福祉都至关重要。建筑业作为一个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大的行业,其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实践中应当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在政策制定的层面,还大力的缺少这方面的主流化。包括在决策咨询中,也缺少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专家的参与。

三是跨学科综合考量的不足。

这一认识误区也反映了在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中,跨学科综合考量的不足。这可能也跟我国长期以来的专业分割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事实上,绿色建筑的概念应当涵盖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则属于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普遍的设计者在思维上,一想到“绿色”,就把这个概念等同为了“节能”。而事实上,绿色的内涵要广阔的多。没有鸟语花香,能叫做“绿色”吗?到处都是水泥森林只有人的喧嚣却没有大自然的和声,那么这样的建筑再节能节水,能是“绿色建筑”吗?所以,为了实现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建筑的定义和评价需要从更广泛的视角出发,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

放眼全球,就拿英国来说,不光鼓励“燕子砖”之类的硬件用于建筑设计,在全部的建设开发思路上,也引入了生物多样性净增益(BNG)的概念。先不说生物多样性净增益(BNG)好不好、是否完善,但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认识到了人类的开发本身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因此,试图在建筑行业中予以某种方式的补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绿色建筑的概念内涵、实践、立法和标准都应要融入“生物多样性友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展望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亟需向综合性和全面性发展。这一误区提醒我们,在绿色建筑发展中,需要向更综合和全面的方向努力,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绿色建筑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实现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双重利益的平衡。

因此,解决这一误区的关键在于推动绿色建筑概念向更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价值纳入到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实践中,促进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