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如何唱好气候治理“双城记”?

2024-1-11 11:41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向柳 文新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拔落差超过5000米,地形相对封闭,长江支流众多,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7%的人口和6%的产值,虽然气温升高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深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具有较高的暴露性和脆弱度。2022年,该区域遭遇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为有记录以来最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增温态势,高温热浪、极端降水将更为频繁,超大城市“热岛”“雨岛”“污岛”现象也会加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较高,电力保障、内河运输等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了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联合行动,签订了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等合作文件,建成了“碳惠天府”和“碳惠通”降碳激励机制,开展了能源绿色转型、多层次轨道交通、电氢交通走廊等建设,强化了城市居民避暑、电力供给保障等能力,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与此同时,区域一体的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机制不畅通,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系统立博威廉初盘规律数据库尚未跨区域衔接,“重减缓、轻适应”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级和城市级减污降碳协同联动不够,部分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和气候韧性水平有待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存在差距。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应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发挥成都、重庆“双核”引领作用,统筹减缓和适应,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气候智慧型经济圈。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增强气候治理可识别性。秉持一体化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谋划,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重点任务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局统筹考虑,融入各级各类行动和政策。联合开展“十五五”乃至更长期前瞻性研究,提出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时间表和路线图。兼顾短期极端天气气候挑战和中长期气候变化风险,加强适应总体框架设计,编制适应气候变化联合行动方案,强化水资源、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韧性,探索具有巴山蜀水特色的气候韧性发展路径。加快减污降碳协同政策协同,联合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和创新试点。

二是健全联动机制,增强气候治理协同性。按照“统、分”相结合的框架布局,一方面,发挥生态环境、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作用,推动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专项组,加强毗邻地区合作,强化总体协商和定期调度,形成需求清单、政策清单和工作清单。另一方面,依托气象、林草、生态环境、水利、能源、交通、应急等领域协作机制,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工作联动协作范畴,重点强化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绿色供应链产业链构建、电力供应互调互剂、上下游洪水协作防御、应急救援跨区域联动等。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气候治理科学性。发挥高校、科研机构聚集优势,搭建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网络,围绕碳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绿色氢能、碳资产管理等打造一批气候变化创新团队。以四川盆地为重点,科学布局气候变化观测和温室气体排放立体监测网络,联合编制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加强历史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风险预估,构建长序列、多层次、跨行政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构建区域气候能源经济模型,加强重点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适用技术研发和遴选推广。

四是突出分区分类,优化气候治理总体布局。适应方面,结合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东平行岭谷、环盆地山区气候变化及风险特征,因地制宜开展适应行动,增强丘陵山区生态系统韧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农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提升沿江沿河城镇防洪排涝设施现代化水平,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减缓方面,一手做“加法”,发展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水风光储氢天然气多能互补;一手做“减法”,用好碳williamhill中国版碳普惠500万威廉希尔指数等机制,加快能源、产业、交通节能增效和结构性降碳,促进数字赋能绿色转型。

五是促进公众参与,构建气候治理大格局。加强机制创新,推动碳普惠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融合共通,谋划建设区域一体的碳普惠机制,实现碳减排信用指标跨区域、多样化消纳,支撑打造一批便民利企的碳中和场景。联合探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气候友好型企业和项目、气候适应型城镇和工程、“无废细胞”等试点示范,带动城市、园区、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以本地自然和文化元素为载体,创新开发气候变化科普文创产品,构建面向不同年龄段的气候变化科普志愿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