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合作推进低碳转型 保护地球生态安全

2019-1-25 15:09 来源: ICCSD |作者: 何建坤

1月15日,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欧盟驻华代表团共同举办的“中欧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做了开幕致辞,深刻剖析了中国长期低碳排放战略与2050年现代化建设“两个阶段”的目标相契合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

何建坤:合作推进低碳转型

 
各位来宾,各位同事,下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中欧气候战略研讨会,我代表中国主办方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并预祝研讨会顺利成功。

刚刚结束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这也是全球气候治理多边机制的成功范例。全球合作进程进入《巴黎协定》全面落实和实施阶段,更需要各方加大自主承诺雄心和自主减排力度,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资金技术的支助力度,强化国际合作务实行动,努力实现全球控制温升2℃目标下的减排路径。

去年10月份IPCC发布了《1.5℃温升特别报告》,提出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比2℃目标能较大减少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和灾难性风险,且技术可行。但也指出实现1.5℃温控目标的减排进程将更加紧迫,全球碳排放2030年需减排45%,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排放,其成本和代价也将是2℃目标的3~4倍,新能源和能效领域投资增加约5倍。该报告在卡托维兹大会上被广受关注,更加突显了减排进程的紧迫性,同时也对实现紧迫的减排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引起更多的讨论和关注。欧盟率先发布了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和战略,其战略思路、行动对策及政策保障都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也将对全球实现气候适宜型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发挥引领性作用。

当前世界范围可持续发展正在同时推进两大议程,一个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一个是《巴黎协定》,这两个目标相互联系,互为依存,都是要实现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社会进步,消除不公平和不平等;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多方协调和共赢,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紧迫的形势和进程,作为各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因此,必须把国内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全球低碳化目标相统筹,协调治理,实现“发展”与“减碳”的协调共赢,同时也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行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实现紧迫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路径,必须有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例如大比例可再生电力上网情况下大规模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实现CO2负排放的BECCS技术,作为洁净零碳二次能源氢能的制备、储存和利用技术,化工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品的零碳生产技术,对这些颠覆性技术必须加强超前研发和示范,加大投入,使之尽快突破并快速产业化,使之技术成熟、经济成本可接受,才能实现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才能推进零排放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前瞻性部署。

中国对《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通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建设性引领作用。在国内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节能和减排CO2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单位GDP的CO2强度已比2005年下降45%,提前三年完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承诺到2020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年下降率超过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2020年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与减少CO2排放的协同效应,统筹部署,控制和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强度可比2005年下降约50%,为实现2030年NDC目标打下基础。

全球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下紧迫的减排路径将倒逼和加速我国能源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空间压缩和制约的风险与推进和加快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机遇并存。在全球能源和经济大变革形势下,我国既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大挑战和艰巨任务,也是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经济和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因此,积极研究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中长期战略,也将有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也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中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基本方略,也把气候变化列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提出要积极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中国长期低碳排放战略要与2050年现代化建设“两个阶段”的目标相契合,以《巴黎协定》下2℃目标减排路径为导向,推动能源体系低碳化变革,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与2℃温升控制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020~2035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要与该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内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目标相结合,制定2035年应对气候变化中期战略和规划,制定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承诺(NDC)的实施规划和行动方案,规划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具体时间表以及峰值排放量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强化行动和深化减排的目标和对策,并与第二阶段实施更为强化的减排目标和对策相衔接。

2035~2050年是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要与该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相统筹,制定2035~2050年温室气体低排放目标和低碳发展战略。《巴黎协定》也要求各缔约方2020年前提交本国2050年温室气体低排放战略,我国要根据《巴黎协定》的目标和要求,研究我国需要和可能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将温室气体控制范围由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主扩展到所有6种温室气体,制定2050年全经济尺度下全部温室气体绝对量减排目标和减排对策,研究本世纪中叶后尽快实现净零排放的技术创新路线图,超前部署和行动。

习近平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指导中国深度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合作行动。中国也将积极与欧盟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在制定并实施长期低碳排放战略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自身和世界范围能源与经济的低碳转型,为保护地球生态安全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再次预祝研讨会顺利成功。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何建坤 教授
2019年1月15日  北京

最新评论

碳威廉希尔体育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